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唐朝工科生 > 第四十二章 百万贯(求推荐票)
    <divcss="kongwei"><divcss="ad250left"></p>

    <divcss="kongwei2"><divcss="ad250right">献俘的时候,终究还是砍了几百个突厥人脑袋,都是白种突厥,属于阿史那家族镇压昭武九姓的重要走狗。</p>

    以至于薛延陀的人看到后,竟是拔刀割手,抹血于脸颊,随后为唐皇起舞,以示感激。</p>

    李世民从未这样的痛快,这是他除了登基皇位之外,最痛快的事情。</p>

    甚至连一向深居禁苑的李渊,也从弘义宫放了出来,呼吸一下自由的空气。然而看到劼利后,高祖放声大笑,竟是像老朋友一样问阿史那咄苾:“咄苾,朕终于又见到你了。”</p>

    “太皇还是如往昔般强健。”</p>

    劼利匍匐在地上,卑微地说道。</p>

    堂堂突厥可汗,已经随时准备好死了。</p>

    但是随后让他没想到的是,李世民没打算杀他,连他妻儿都没有动,阿史那一族也没有屠戮一空。</p>

    反而是在册封夷男为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后,让阿史那思摩带着剩余的人马驻扎河套。</p>

    劼利松了口气,铁勒人虽然不满,但却不敢表示出来。尤其是看到唐军居然人人带弓而走,更是震惊。</p>

    当年突厥号称控弦四十万,但其实也只是虚指,而唐军且战且练十余载,北地兵马就在二十万以上,人人带弓,这是何等的概念,更遑论军中硬弩。</p>

    所以,虽然铁勒诸部多少觉得唐皇有点做事不利落,没有斩草除根,但却也只能看看,不敢有任何评论。</p>

    “大临,你怎么看?”</p>

    紫宸殿内,摆满了蒲团,红紫重臣到齐之后,李世民这才朝温彦博发问。</p>

    “铁勒诸部不足信,夷男野心一眼便知。恐怕突厥败亡后,铁勒诸部必会东侵漠北,效仿当年突厥灭柔然旧事。”</p>

    “不如令其不得越过瀚海,否则以下犯上论处。若是夷男执意东进,不如灭之,以绝后患!”</p>

    尉迟老魔杀气腾腾,这次平突厥他屁也没捞到,浑身不对劲,见着蛮夷就想大力操之。</p>

    一群文官白了他一眼,谁也没搭茬。这次灭突厥费的钱粮,是从武德五年就开始攒下来的。改元后这几年不是关中大旱就是山东大旱要不就是河北大旱……李世民当时整个人都大旱了。</p>

    去年还特意让四大天王中的三个代他去各名山大川求雨,杜如晦为此还暂时代理了一阵子尚书右仆射,累的在官署咯血,差点没把李二给吓死。</p>

    继续打仗,军方大佬肯定是愿意的。不能光你们李靖李勣捞了肉吃,就他们这群想要觅封侯想疯了的连汤也没得喝啊。</p>

    反正这事儿有的人不想搀和了,尉迟恭一看没人搭理他,就斜眼看着刚升格为邹国公的张公谨,还特意咳嗽了两声,冲张公谨嚷嚷道:“弘慎,朱雀街那首诗不错啊。”</p>

    张公谨嗯了一声,然后回道:“敬德,议事呢,俗事等会再说。”</p>

    “什么俗事!这是战事!”尉迟恭突然就拍了一下案几从蒲团上站起来大声道,“陛下!陛下今日也看到了,长安……不,整个大唐,整个大唐都愿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突厥都要灭亡,何况区区薛延陀?铁勒诸部,土鸡瓦狗,只消两三万人马震慑,就足够让其不敢东进半步!”</p>

    “入冬作战至今,耗粮十五万石,继续打薛延陀?拿什么打?朝廷去年岁入不过一千一百万贯,抚恤安置开饷外加征民夫四十五万的调拨,北地甚至有两成的地少种一茬粮。”</p>

    长孙无忌冷眼看着尉迟恭:“三五年内,大动干戈就别想了。”</p>

    这次灭掉突厥,人吃马嚼就去掉一千多万斤粮草,攒的那点家底,经得起几次的大战?</p>

    汉武帝虽然霸气绝伦,但他直接打掉两代皇帝的积蓄,差点直接导致大汉财政崩盘。</p>

    李世民纵然有心做一回汉武,但李渊攒的家底还不如文景的厚实。</p>

    “哼!又是以夷制夷的老一套,俺就不信漠北放羊娃他们不吃粮!”</p>

    尉迟恭捞不着机会,只能发泄发泄,李世民也不和他一般见识。</p>

    不过身为公司的掌舵人,李董还是化解气氛道:“朱雀街的这首诗,朕也喜爱,还不知是谁佳作?”</p>

    众人面面相觑,都是讶然:这原来不是皇帝安排好的托儿?</p>

    然后众多大臣顿时大怒,这么重要的场合,居然敢抢我们的风头独自一人拍皇帝马屁,这是自寻死路!</p>

    “众卿莫非都不知道是何人所作?”</p>

    李董也愣了,居然不是大臣们安排好的托来邀功求赏?</p>

    他反正是爽过了,精神灵魂上的念头通达,做皇帝万民称颂掌控一切的感觉,只有在所有人高呼“提携玉龙为君死”的那一刻最强烈。</p>

    这个马屁,真是拍的恰到好处,挠到了李董的痒处。</p>

    “来人,去打听一下,是何人所作朱雀街前那首诗。”</p>

    “是,陛下。”</p>

    因为搭茬,刚才几个大臣之间的剑拔弩张,顿时缓和了不少。不过魏征和温彦博都是眉头紧锁,显然对于没敲定的议程,还挂记着。</p>

    很快,内官就过来回禀:“陛下,奴婢已经打听清楚。朱雀街前那首‘提携玉龙为君死’,乃是务本坊‘忠义社’少年健儿合力所作。”</p>

    “胡扯!黄口小儿,岂能有这般见识!”</p>

    程知节顿时觉得不靠谱。</p>

    “卢国公,此乃令郎亲口所言。”</p>

    “……”</p>

    紫宸殿为之一静,好半天程知节才嘴角抽搐,没敢抬头去看李世民,反而冲假装什么都不清楚的张公谨叫道:“弘慎,你也该管管你家侄儿,恁地这般胡闹!”</p>

    张公谨顿时冤得慌:“义贞何出此言?内官已经说了是三郎亲口所说,怎地又攀扯到了大郎身上?”</p>

    “你何必惺惺作态,你家侄儿狡猾奸诈人所皆知。马上又是曲江文会,是不是又要兴风作浪?今年又准备几十首流芳百世给人添堵?”</p>

    不提这茬还好,提了这个张公谨脸憋的通红,同样不敢去看李董。</p>

    坐皇位上的李董也是表情难看,一想起这事儿吧……真想宰了那个瞎胡闹的江南小儿!</p>

    “好了,此事就不要再提了。”李董意兴阑珊,顿时没了做事的兴趣,然后道,“关于薛延陀的事情,明日再议,散了吧。”</p>

    众臣逐一离开,张公谨要走的时候,一个内官过来低声道:“张公,陛下命奴婢来知会张公一声,让张公族侄江阴大郎前来一趟。”</p>

    张公谨感觉自己吃了苍蝇一样……</p>

    正在数钱的老张笑的嘴巴咧到后脑勺,结果张公谨叔叔回来就对他说:“大郎,跟我去一趟宫里。”</p>

    “干嘛?”</p>

    老张捂住裆部,感觉菊花一紧,莫非有人要骟了老子?真要这么干,怎么地都要反抗啊。</p>

    “陛下在栖凤阁等你,要问话。”</p>

    “叔父少待,等我把钱锁起来先。”</p>

    然后张公谨眼睛才瞄到了张德身前的大箱子,里面全是开元通宝。然后旁边还有一只小一点的箱子,里面全是银饼子。</p>

    “怎么这么多钱!这得多少?!”</p>

    “不多不多,五千贯而已。”</p>

    张德呵呵一笑,然后把箱子锁了起来。</p>

    “江阴又送用度来了?大郎,不需如此,我这里……”</p>

    “嗳,叔父多虑了。这不过是今天卖白糖的一点进项。”</p>

    “今天?白糖?”</p>

    于是张德就把这事儿跟张公谨叔叔说了一下,然后邹国公内心扭曲了。本来皇帝赏了他一套胜业坊的院子,还不错的,如果把普宁坊的房子卖给西市大商,怎么地也有一大笔进项吧?</p>

    到时候,总算是能让南宗的人看看,不就是钱嘛,我随随便便……</p>

    被吊打。</p>

    这才多久?五千贯进账?这是抢钱还是赚钱?张公谨突然觉得自己有点无能。</p>

    “大郎,行商有损名声,切不可声张。”</p>

    “叔父无虑也,侄儿用维瑟尔这个胡人,正是此意。推其出面,不外是格挡一下流言蜚语。这白糖进项,多了不敢说,一年百万贯进项未必没有。”</p>

    张公谨彻底扭曲了:“大郎,去了宫里,千万别和陛下提白糖的事情。”</p>

    “叔父放心,侄儿有数。”</p>

    “那就好,那就好……”</p>

    等张德往宫里去了,张公谨叔叔这才在大厅里再三念叨:“百万贯,百万贯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