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曹魏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曹冲的回答!
    两人沉吟许久,所以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大成殿很是安静。</p>

    钟繇以及那些内官在听到曹操这个问题的下一刻,很是识趣的退下去了。</p>

    没有半点犹豫,没有半点拖泥带水。</p>

    这个问题连曹冲曹丕都觉得突兀,有些“直白”,更不用说钟繇他们了。</p>

    钟繇以及在大成殿中的内官能够混到现在这个位置,并且还能活着,在能力上或许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是在看清形势这方面的能力上,绝对是不差的。</p>

    因为差的人基本都去见泰山府君了。</p>

    对于曹操的这个敏感的问题,多听一点,说不定就早一日取见泰山府君了。</p>

    钟繇等人很是识趣。</p>

    在钟繇等人走了之后,大成殿中就更加安静了。</p>

    偌大的宫殿之中,即使是一人吐出一口气出来,声音依然是如此突兀以及巨大。</p>

    曹冲很想打破这个沉默,但是他也知道曹操的这个问题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就可以回答的。</p>

    这里面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并且猜到曹操此时心中的想法才行,若是曹冲说的话与曹操心中的想法不一样。</p>

    曹冲在其中遭受的损失就大了。</p>

    枪打出头鸟。</p>

    曹冲曹丕都在等对方做这个出头鸟,为自己探探路。</p>

    因为两人的沉默,大殿中很是安静,而曹操坐在王座上面,眼睛饶有趣味的看着曹冲等人,脸上却是没有露出什么着急的神色。</p>

    这个问题是曹操问出来的,作为一个出题者,曹操自然知道这道题有多难回答。</p>

    不!</p>

    也不是多难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回答,答案大概只有两个,一个是赞同自己上前一步,登上九五之位,另外一个,便是这一步不能走。</p>

    答案已经在曹冲曹丕面前了,但是要用这个答案将问题完美的解答出来。</p>

    却是需要一定的能力与胆魄了。</p>

    现在,这两个小子估计都在猜测孤的想法吧?</p>

    曹操摇摇头,嘴角亦是勾起了一抹笑靥。</p>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p>

    春夏交集的中午晴空万里,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这些白云有的几片连在一起,像海洋里翻滚着银色的浪花;有的几层重叠着,像层峦叠嶂的山;有时在一片银灰色的大云层上,又漂浮着一朵朵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云朵儿,就像岛屿礁石上怒放的海石花。</p>

    正午的阳光很是热烈,但是再热烈的阳光,亦是挡不住那些在烈日下跪伏的曹家夏侯家的亲贵们。</p>

    这天上多变的云,也如同曹冲此时的心境一般,飘忽不定,一时是山一般的云朵,一时又变幻为一头奔腾的骏马</p>

    最后。</p>

    曹冲闭上眼睛,他缓缓的吐了一口气。</p>

    呼~</p>

    接着,曹冲再把这口气吸了回来,并且把眼睛也睁开了。</p>

    而这双眼睛,有着精光闪动,如画龙点睛一般,顿时给曹冲的脸上带来了一抹灵动之色。</p>

    与其在此地与曹丕互拖时间,不如先一步回答问题。</p>

    枪打出头鸟是不错。</p>

    但是你也要打得到这个出头鸟才行,况且先出头,肯定是会得到曹操的好感的。</p>

    勇气,在一方面来看也是一种美德。</p>

    更何况曹冲现在出来回答问题,也不是没有准备的。</p>

    具体来说,曹冲在得到曹操那句话的时间是比曹丕得到曹操的那句话的时间要早的。</p>

    荀灵堂上,曹操说出了那般话之后曹冲便开始思索了,现在曹操问出的这个问题看似突兀,但曹冲其实已经在心中思索许久了。</p>

    曹操问出的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p>

    进,或是不进!</p>

    但在曹冲眼中,这两个答案中他只有一个能够回答的。</p>

    那就是不进。</p>

    曹操进那一步,得到了一个名分,看起来确实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对于曹冲而言。</p>

    曹操若是进了那一步,曹丕的势力将被狠狠的削弱一次。</p>

    敌人被削弱了,相当于自己变强了。</p>

    曹冲大可与门外的亲贵们一般,劝进曹操。</p>

    这对与曹冲是有利可图的。</p>

    但这只是曹冲自己的利,并非是曹家的利,更加不是曹操的利。</p>

    若是曹冲回答的答案是自己的利益,而非是站在曹操的角度来思考的话,曹冲说的话也是没有半点用处的。</p>

    只会得到曹操的反感。</p>

    这不是曹操心中的答案。</p>

    而要想答出曹操心中的答案,便是要站在曹操的角度上思考。</p>

    而且现在天下都在曹操一人掌握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曹操就算是真的取代了汉室,天下亦是翻不起什么风浪来的。</p>

    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p>

    不是!</p>

    这天下还有很多未定的因素。</p>

    譬如汉中,譬如蜀地,再譬如辽东。</p>

    这些地方都是被曹操和平收取的,但他们其实也只是对汉室表示臣服罢了。</p>

    要想让刘璋,公孙康,张鲁的影响力在这些地方消失,可不是两三年就可以做到的事情。</p>

    当然,就算是这些地方翻出了风浪,对于曹操来说亦是不值一提。</p>

    他手下有百万大军,足够横扫这些地方。</p>

    但真正未定的因素,是人心。</p>

    曹操取得现在的成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占据了汉室的大义,现在曹操要取汉室而代之,便是将成就自己的大义舍弃。</p>

    若曹操真的如此做了,天下会有多少叛乱?</p>

    后世,曹丕在取代汉室之时,之所以没有多少动乱,是因为老一辈的人几乎都死绝了,掌权的人又大多是亲魏不亲汉的人。</p>

    但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曹魏还是发生了几次叛乱。</p>

    更逞论是如今老一辈的人都还在,掌权的人中有许多都是心怀汉室的。</p>

    简单点来说,要在现在称帝,取代汉室,还没到时候。</p>

    这件事不是不可以做,只是时机未到。</p>

    况且,要成立王朝,必须要有一个由头,正统的道义。</p>

    一个政权的生命如果要长久,那么它一定要有一个理论作为支撑。同时,这个理论一定要是正义的!而不是利益的。如果与此相反,那么这个政权就是非正义的,是黑暗的,是不可能长久的。</p>

    在后世曹丕建立曹魏,取代汉朝的时候,虽然从道理上讲得通,,但从道德上讲不通啊。</p>

    后世曹魏之所以四代而亡,根本原因就是他得位不磊落。</p>

    当然,也有魏文帝、魏明帝英年早逝得原因。</p>

    但是司马家之所以篡魏,何尝不是学习曹操?</p>

    只能说是冤有头债有主了。</p>

    在曹丕那个时候代汉都显得道义不足,更何况是现在作为汉臣的曹操呢?</p>

    在这个时候代汉,会让新生的曹魏政权不稳,这是其一,第二原因,则是在曹操心中,他或许亦是不想代汉的。</p>

    而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在这个时代,心怀汉室的那些人的掌握的势力还是比较大的。</p>

    曹操若是强行登位的话,只怕会成为第二个董卓,最好的,也只是第二个王莽。</p>

    但是无论是董卓还是王莽,都没有什么好下场。</p>

    所以曹冲思索良久之后,终于是把话说出来了。</p>

    “儿臣以为,此一步,父王不能走!”</p>

    曹冲眼睛明亮,声音更是洪亮,他的声音在大成殿中回荡,亦是传到了大成殿外。</p>

    此话一毕,大成殿外每个人的表情都不尽相同。</p>

    曹操脸上有些惊愕,曹丕则是不可置信,徐庶在心中舒了一口气,似乎是放下了心中块垒,诸葛亮脸上则是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而曹真那些亲贵,脸上更是露出了愤怒的神色,他们的眼睛都快喷出火来了。</p>

    哼!</p>

    好一个洛阳侯!</p>

    真是好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