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念刀,本想空手进击,博个满堂彩,忽然觉得不对。东方宇虽然简简单单把刀扛在肩头,却似乎已然笼罩了四方。
惊讶之中,陈姬宾施展回风步,如江上垂柳,飘忽不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如一道无影的小旋风在台上飘逸起来。
“好陈师兄这回风舞柳步伐出自贺圣的千古绝唱咏柳,你们看他已把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意发挥的淋漓尽致,凡有柳影处,皆藏无尽杀机。我看他是不出手,一出手必是绚烂一击。”一个英俊书生一边点评,一边出神的临摹陈姬宾步伐中的诗意。
其实,陈姬宾冷暧自知,他感觉无论自己的步伐多么飘逸,如何的匪夷所思,都好像被对方提前预知,始终在对方刀势的笼罩之中。
儒家的刘大坤暗暗摇头,如同很自然地向师兄王子秀请教:“面对势的笼罩,与其动不如静,时间越长对方的势越厚,需及早进攻,对吗”
王子秀虽知他这是在有意提醒陈姬宾,也只得含笑点头。
陈姬宾心中一凛,肋下长剑嗡鸣,七七四十九式回风舞柳剑泼洒而出,如重重翠柳,自东方宇右肩之外迂回包抄。这是陈姬宾能看到的抗刀式相对最弱的地方。
其实,以东方宇的水平,根本不用进攻,仅仅凭借扛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