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大宋梦 > 第二章 新计划
    古代中国社会,赋税制度是随着土地产权形态的变迁而演变的。</p>

    均田制的崩溃,是中国古代社会赋税制度史上的历史界标。</p>

    “两税法”反映的不仅是赋税制度的变化,更是唐中期以后土地产权的演进。</p>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产权私有已是大势所趋。</p>

    “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但是普通农民根本没能力去购买一块土地并且去对它进行开发!”</p>

    “没有耕牛!整个跃龙村也只有三头耕牛!”</p>

    商品经济日趋发展的情况下,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源,能够不受限制地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而进行自由买卖。</p>

    站在梅府外面的农民大多都是经历过大灾荒过来的农民,个个穷的叮当响。</p>

    当土地日益显示出其作为能不断增值的商品的价值时,也进一步激发了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欲望,产权私有化也越来越不受任何限制地膨胀起来。</p>

    周元道:“他们被地主所剥削和压迫,若不是因为实在活不下去,他们也不会反抗!”</p>

    在“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态势下,可资利用的生产资源已大部分为私人所拥有。</p>

    “安史之乱”前后,府兵制逐渐被募兵制所取代,百姓已基本上不需承担兵役。</p>

    唐中期的两税法,将代表力役之征的庸钱并入到两税中征收。劳役向赋税的转化进程日益强化。</p>

    演及宋代,虽然从国家法律规定上百姓仍然有服徭役的义务,但在实际操作中,国家陆续规定可以钱代役,各种徭役均已开始了向以赀代役转化的过程。</p>

    只要有钱,有权,在大宋朝可以活的很滋润。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想要获得一块自耕地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p>

    对于土地买卖实际上没有太大的限制,就算如此,土地的流转也只是在社会上层。</p>

    梅笑寒道:“若是我雇佣你们来为我耕地怎么样?”</p>

    众人听后皆兴奋不已,道:“若是梅公子愿意要我们,我们自然是一百个愿意,只是梅公子你并没有那么多土地需要人去耕种啊!”</p>

    周元道:“梅公子真的想要买地?”</p>

    梅公子寒正盘算着把带来新的种子拿到这块土地上做实验,正愁找不到那么多人来种,现在看来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p>

    梅笑寒给愿意来给自己种地的农民的待遇是总产量的一半,按照每亩地六百公斤的产量计算,种植一亩地这些农民可以得到三百公斤的粮食。</p>

    高产农作物的亩产在数千公斤以上,这已经足以满足这些农民平日的饮食需求。</p>

    “梅公子,你真的愿意雇佣我们给你种地,并且把一半的收cd分给我们吗?”</p>

    梅笑寒道:“不错!只要你们跟着我干活,一天三餐我都包了!”</p>

    不仅如此,在粮食收获以后,我还会给你们每人一贯钱!</p>

    众人皆表现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他们不敢相信,这么好的事情会发生在他们的身上。</p>

    不仅不用担心吃的问题,而且还有了额外的收入。这是他们万万也不敢想的。</p>

    “不不不此事我们是万万不敢答应。”</p>

    “是呀!是呀!我们不能答应!”</p>

    梅笑寒道:“怎么?难道你们嫌我给的粮食太少了?”</p>

    “我们绝不是这个意思!”</p>

    “那就是嫌我给的钱少了?”</p>

    “梅公子,所种出来的粮食是万万不能五分成的,给我们三成便已经是不像话了,五成的条件我们是万万不敢接受的!”</p>

    一个身着破烂的农民道:“真是没想到,天下居然有梅公子这样的大好人,这样的条件实在是太丰厚了!”</p>

    许多人纷纷开始抹眼泪,表示愿意帮助梅府种地。</p>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梅府的人,只要梅公子一句话,赴汤蹈火,我们在所不辞!”</p>

    一个壮年一拍胸脯道:“梅公子,我们农家汉子别的不会,有的就是是一身使不完的力气。”</p>

    “别说是一亩地,给我十亩地,我铁牛也能种!”</p>

    梅笑寒看着眼前的壮汉道:“光有一身力气可不行啊!种地也是要讲究科学的!”</p>

    “行!梅公子说啥我就做啥!”</p>

    “铁牛,你该说媳妇了吧!今年有二十多了吧?”</p>

    铁牛道:“二十二了!俺爹死的早,俺娘又有病,家里实在太穷,哪里会有姑娘愿意跟我啊!”</p>

    看着铁牛有些尴尬,一个老者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什么不好意思的!”</p>

    梅笑寒想要把现代化种植理念带到跃龙村,未来能否在整个大宋朝推广开来,跃龙村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p>

    首先要做的就是购买土地,跃龙村现在有闲置的土地三千多亩,分为上中下三种。</p>

    其中水田和旱地占了三分之二,水田有五百多亩,旱地有一千六百多亩,山地田有一千亩。</p>

    梅笑寒看着梅府外面的村民,道:“各位乡亲们,请大家稍安勿躁!等我把地买下来以后,统一到我这里做一个登记。”</p>

    中国古代自阶级社会形成以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实行土地国有制,也叫王有制,这就是说,全国土地都归国王一人所有。</p>

    《诗经》上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p>

    全国土地只能由国王来分封、赏赐、授予或收回。</p>

    当然,在这样的制度下,私人是没有土地的所有权的,更不能把土地当作商品来买卖。</p>

    宋朝的法律上没有明文禁止土地买卖,大门阀与大家族之间经常在私底下进行土地买卖和交易。</p>

    梅笑寒很快便买到了六百亩的土地,其中有水田也有旱地!</p>

    价钱也非常的合理公道,每亩地只要三两银子。</p>

    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开始着手对这些土地进行分配,登记。梅笑寒把这样的一个工作交给了赵虎。</p>

    梅府每天都有人员往来,这些人大多都是自发而来的,帮助梅笑寒整理院子,修剪树木枝叶。</p>

    通过清点,梅府上下共有三十六人。由于都是义务的帮工,所以每天的人员数量都在调整。</p>

    梅笑寒决定对梅府上下的人员进行规范管理,对这些人员进行登记,并给予一定的补偿,毕竟每个人都需要生活。</p>

    要生活就必须要有钱,要有银子。</p>

    未来,随着土地面积的扩大,种植农作物、蔬菜和水果规模的陆续扩大,需要的人手会越来越多。</p>

    现在,正是大量培养人才的时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