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圣墟天意之花之语 > 第161章 华夏文明
    炼制了一下自己的五丁神斧,大禹接下来炼制了定海神针,在自己的开辟河道之时,镇压波涛,避免造成洪水的波及。而在定海神针之后,大禹接下来炼制了量海神针,测量水域的深浅。最后大禹更是炼制了数艘飞舟,载负他与他的手下,观察周围的地形,规划开辟的合道的位置。

    数十年的时间,大禹没有丝毫的停歇,在人族之中不断的走动,不断的开山辟地,化出一道道的河道,水渠,使得人族之中的洪水随着河道,水渠,泄往四海,使得人族从洪水的灾害之中脱离。

    而在治水完毕之后,大禹在人族的威望也达到了顶点,共主虞舜,行禅让将共主之位传给大禹,而大禹也就此成为人族的共主。

    大禹成为共主有过了数百年的时间,在这数百年的时间,人族也十分的平静,而大禹的修为在这上百年的时间之中,快速的提升,直接的突破先天十二重达到了准圣的境界。人族的共主,经历十数位,就算是当年的三皇,伏羲,神农,轩辕三人也是在成就人皇之位的时候,才突破先天十二重,达到准圣,最后提升到亚圣的级别的。而像大禹这样在数百年的时间之中就达到了准圣的级别的,在洪荒世界之中也只有他一人而已。

    泰山之上,大禹站在祭台之上,手中的乾坤鼎之上不断的升起一股股的光芒,大禹的手中一块块的青铜送入乾坤鼎之内。乾坤鼎随着这一道道的青铜的送入,开始快速的旋转起来,每旋转一周,鼎内就喷出一道道的气息,却是那炼化轻松的废渣化为的废气。而在这时鼎内的青铜已经完全的化为一团青色的液体,这青色的液体虽然看起来并不是很大,但是其真正的体积却可以笼罩周围数百里,毕竟这乃是上千万斤的青铜的精华所化,其重量虽然经过了提纯但是却更加的沉重。

    青铜炼化到了极致,大禹的手中射出一道道的光芒,直接的没入乾坤鼎之内。而随着这一道道的光芒的没入,鼎内的青色的液体开始快速的蠕动起来,瞬间化为九团较小的液体。这九团较小的液体形成之后,开始不断的蠕动起来。

    “轰。”周围的灵气开始快速的汇聚起来,周围的灵气化为一个巨大的漩涡不断的被乾坤鼎所吞噬。随着灵气的不断的汇聚,这乾坤鼎之内的九团青色的液体开始快速的变化起来,渐渐的化为一个个小巧的三足鼎。这九个三足鼎形成之后,九个小鼎之内,开始不断的震动起来,渐渐的形成了一个个的虚影。

    九个虚影的形成,九个小鼎的震动的频率变得更加的快速,渐渐的向着中间汇聚,环绕在乾坤鼎之内。

    “嗷。”“嗷。”“嗷。”“吼。”“嗷”“嗷”“嗷”“嗷”“嗷”,周围响起九声巨吼之声,这九声巨吼之声,仿若是龙吟,又仿佛是吼叫,又仿佛是鸟鸣之声,这九声声音变得更加的巨大,向着大禹的方向快速的汇聚起来。

    随着这声音的不断的靠近,九道身影从东海的方向出现在泰山的周围,出现在大禹的身边,身体直接的投入乾坤鼎之内,一个个的融进乾坤鼎之内的九个小鼎之内,这九道身影正是祖龙九子。

    “轰。”随着祖龙九子的出现,乾坤鼎一声巨大的响声响起,九个小鼎从乾坤鼎之内飞射而出。这九个小鼎出现之后,迎风而涨,瞬间从一个个的只有一尺大小的小鼎,化为高大数十丈,宽数十丈的巨鼎。这几个巨鼎出现,周围的空间也开始随之震动,九鼎之内的祖龙九子一声巨吼从鼎内飞出,而这九子身体盘旋,将九鼎之内的一个个的虚影包围在其中。

    “吾乃人族共主大禹,今将天地分为九州。九州者为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九鼎镇压九州之地,徐州鼎,去。”伴随着大禹的一声轻喝,那笼罩在洪荒大陆的光幕发出一阵耀眼的光芒,随即变成无色透明,最终缓缓的消失在中人眼里。

    可那些大能们却发现,在洪荒虚空和三十三天相接处,一道薄膜出现在哪里,那些在各自道场的圣人,看到那些薄膜,脸色不由一变,随即,脸上露出不同的表情来。

    “九州结界?!原来这便是九州结界。”不远处返回洪荒世界的荒原,感受到大禹的动作,嘴里不由的喃喃道。

    “这九州鼎和尊上后世记忆传说相差很多啊!没想到,这九鼎形成的结界不仅可以预防域外天魔,还有转化混沌之气为先天灵气的功效。”荒原脸上闪过一丝异样的神采,这后世的传说中,很多都被弱化了。

    这时,天际祥瑞。一片浩大的功德金云来到陈都上空,只见那片功德金云封为数份,其中一成飞向了乾坤鼎,一成飞向了崆峒印,四成飞向站在一旁的大禹身上,三成飞向了那九个大鼎,一成则化为无数份落在了广场中的那些部落首领身上。

    在那四成功德的加持下,大禹的修为很快提升,没过多久就到大罗金仙后期,然后还在暴涨,最终到达准圣,才开始缓缓减慢,最后稳定在准圣初期巅峰。

    随着修为的稳定,大禹缓缓的睁开了眼睛,修为的突破,他的视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看向那些广场中的诸位首领。

    发现,他们在那功德的加持下突破了现有的境界,成为了仙境修士,看到这情况,大禹不由的露出了笑容。

    他看了一眼众首领道,“好了,事情都已完结,吾还有一件事宣布。十年后,吾将退出共主之位,证道五帝。”说完,大禹一个闪身消失在了陈都广场的祭台。

    听到大禹之语的众位首领,也纷纷告辞,转身向各自部落飞去。至于那十年后之事,他们相信,大禹一定会给他们人族找一个好的接班人。

    很快,十年的时间过去。到了大禹退位让贤的这一天,那些部落首领也早早的聚集在陈都等候新任共主的出现。

    此时,他们已经得到了消息,这新任共主可能就是大禹之子“启”。在这十年中,大禹开始将启放在台前,他自己则是隐居幕后。启的聪明才智也受到了众位大臣的一致肯定。

    中午时分,大禹带领着一众大臣和他儿子启来到了陈都广场。一路上,大禹频频的对着一旁的部落首领挥手。来到祭台下,大禹手拉着启缓步走上去,而多宝,则是立于一旁。此时,祭台上以摆上了众位圣人的令牌。

    大禹拉着启对着一众灵牌拜道,“天道在上,众位圣父,圣主在上,圣人,上神,鉴之!今有人族共主大禹将共主之位传于启。”

    大禹话音刚落,洪荒天空一阵雷响。洪荒东方天际腾升紫气三万里,只见远远的飞来八道身影。在这八道身影之后,便是人族四祖,诸皇。

    伴随着那八道身影的是那漫天的祥瑞和仙乐,整个洪荒被圣人出行的异象充满,天女散花,地涌金莲。无数生灵被祥瑞滋润,很多修士吸收了那些金莲而少了百年的苦修。

    见此,大禹带头拜道,“拜见太清圣人,元始圣人,通天圣人,女娲圣母,接引圣人,准提圣人,诸位上神,四位人祖,诸位皇兄。”

    随着大禹的话音,一众圣人和人族人祖以及三皇四帝出现在了陈都祭台上。由太清出头轻扶道,“众位请起。”跪拜在地的众人感到一股清风拂过,身体就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

    行礼之后,大禹便是开始祷告道,“人族共主大禹,治水洪荒,推行水稻,镇压四海,划分九州。今感功德圆满,将人族共主之位,传于启。”台下的众人在大禹说完之后,便开始七圣高呼起大禹和启二人的名字。

    这时,天空一声炸响,天外天混沌飞来一片巨大的功德,这功德包含着治水功德,人皇功德。

    同时,冥冥中的命运之河也是一阵翻涌,一条口衔人皇道果的金龙冲出命运之河,向陈都飞来,洪荒生灵的头上更是飘起道道信仰之力。

    三种力量很快汇聚在陈都上空,这时,那功德金云一阵波动,瞬间化为数份,大禹得七成半,一成归了多宝,一成归了乾坤鼎和崆峒印,半成化作无数份归了有帮助的人身上。

    这时,罗天顺势抛出崆峒印,低喝一声,“人皇,立!”一道人皇帝气飞出,融入到大禹的身体里。

    大禹在这七成半的功德和人皇帝气的加持下,修为很快突破到了准圣巅峰,成为天地间少有的准圣巅峰高手。

    自此,禅让之事结束,人族三皇五帝的时代,也是过去。有了三皇五帝的镇守和九鼎的镇压,人族的气运从此绵延不绝,长久不衰。

    禅让大典结束之后,诸圣便是离去。而大禹也是跟随诸位人祖和三皇四帝返回人族圣地之中。

    人族,从此进入到一个新的局面。

    却说夏启继位之后,便改变了原始王朝的禅让制,开创了沿用千万年的世袭制的先河,自此,国天下变成家天下,国家中央王室血脉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

    夏启成为共主之后,组建军队,修建城池,制定刑法,建立了人族历史上真正意义地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之前的虽然也叫王朝,但实际上大王只是相当于领袖,而不是帝王。

    自此,神州大地亦称华夏!

    此时,人族帝位的争夺已经引不起洪荒大能们的关注了,诸圣更是没有在意,就算是人族圣地之中,对此也保持平常态度,公天下变家天下,又何尝不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