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问题的,即便因为评分标准还未统一有些不准,但答案却是对的。
过了两分钟,像是弥勒佛的老师嘴巴无声的张开,像是被惊吓到了,在一张空白纸上写下几个字,递给林艺华看。
女老师的注意力落在上面,惊得手中的笔都没拿住,掉在讲台上,发出“啪”的一声声响,又将目光投在那个学生离去的座位上,心跳快了几分。
顾阳是吗?她记住了这个名字。
“至少140。”
而那张雪白的纸上,赫然显示着这样龙飞凤舞的几个字,因为作者心思的激动,那个“少”字最后一笔拖的极长,拉到了“至”字的前面还多一点。
在众人惊骇的眼神中离开考场,顾阳的心态十分轻松,犹有闲暇的心思去看万籁俱寂的其他考场。
这无声的无数教室里,进行着一场凶险的战争,不见血,却异常的残酷,在座的考试为着父母的期望,为着自己的前途奋笔疾书,直到考试的终结铃声响起,然后带着或悲伤或欣喜的心情离去,徒增了一份以后会模糊殆尽的记忆。
可这一切都已经和他没关系了。
因为他的目光已经越过了中考,越过了高中,越过了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落在了最为耀眼的梦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