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失望,摆了摆手,道:“这一切,均靠崔莞小友自身悟性,老朽不过是举手之劳,当不得谢。”
即便匀子这般开口,秦四郎仍恭敬的将揖礼行完,直起身后温声说道:“当初匀公亦是应承止桑所求,方有今日之事,止桑心中甚明。”他一向都清楚,脚下的路该如何走。
这番意有所指的话,令匀子一向和蔼的眼神渐渐沉凝,“你此时回头,还来得及。”
秦四郎唇角微弯,眸底一片清明,“匀公此言,晚矣。”有些事,早已尘埃落定,无法回头,亦无处可悔。
“如此,你与老朽的缘分,当尽了。”匀子无奈的摇头,随即正色道:“老朽隐世二十载,虽一心向学,不过问红尘俗事,然而,老朽身上所淌,乃世家之脉,你身为士族,却决选寒门为道。”
顿了一顿,匀子决然道:“往后这平潭山,你,不必再来。”
“止桑谨记匀公教诲。”秦四郎心中划过一丝苦涩,面容上却依然温雅如初,又是一礼后,踏着足下木屐,衣袍翻飞,下山离去。
望着秦四郎决然的身姿,匀子阖目长叹,早在两年前,他便有意收秦尚为徒,只是因他头疾一事,不宜远行,故而一耽搁便是两年之久,再相见,他方知天机已变,难再推测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