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还得深不然过不了多久尸体就会被野兽扒出来啃了,好像不太现实,这得拿出做皇帝陵墓的精神和设备人员来干才行。
看了看山上长得还算茂密的松树,只能火葬了,跟随行的李台和刘茂忠说了一下,把为清海军自己战死的兄弟准备的骨灰坛子都拿过来。
行军打仗,谁也不想死,死了也不想葬身在他乡,但是行军带着尸体也不方便,味道不好闻还容易产生疫病。所以李丛嘉就为自己手下死去的士兵标配了两件物品,一件就是金属打制的挂在脖子上的身份识别牌,这样就算脑袋被石头砸烂了,只要有识别牌,其他人就能知道你是谁,然后用另一个标配骨灰坛子装了骨灰,在战后由后勤司安排给送回各自的家中。
至少这样每个战死的人都可以入祖坟,不用做孤魂野鬼了。当初李丛嘉的这个想法提出之时,受到了封建时代的官兵们一致的赞同,甚至有很多士兵们都痛哭流涕的说早有这样的方法自己的某某亲人就不用尸骨无还做一个一年也得不到家里供奉祭奠的孤魂野鬼了。
李丛嘉更是受到官兵们的拥护,当然除了高级军官,和李丛嘉安插进去的原班人马,大家都只道主公是张遇贤的。
骨灰盒都取过来了,几万大军中准备的坛子,所以一下子找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