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而行之,果然赢来了个贤相的名声。待坐稳宰相之位后便开始利用权势广求子女玉帛水陆珍异之物,生活大肆铺张、靡烂奢华。在皇帝面前则万事报喜不报忧,一味粉饰太平。
在赵桓与赵楷兄弟间,他旗帜鲜明地站到赵楷一侧而密谋废太子,是因为赵楷与赵佶颇为相似,一般的风流才子,从兴趣到jiāo友用人都相当一致,若赵楷继位自己当无遭弃用之忧,何况赵楷本不是储君,自己大力助其登上皇位,将来赵楷焉有不重用之理?而太子赵桓与赵楷相比便如愚木一般,声技音乐一无所好,对声色全无兴趣,蔡京曾与赵桓在政和五年产生过争执,蔡京后来yù主动向赵桓示好,便准备了许多大食国琉璃器送去,罗列在太子宫中。岂料赵桓见状大怒:这是想用玩好之器来让我玩物丧志么?立即命令周围侍从将琉璃器尽数击碎。王黼闻之此事后更不敢接近赵桓,伺机亲近赵楷,渐得权势后遂开始压制太子追捧郓王。
政和七年十月,赵桓的儿子赵谌降生,因其是嫡长皇孙,所以赵佶十分高兴,于次年正月按皇子的封秩标准封赵谌为崇国公、崇德军节度使。嫡皇孙封秩比皇子是宋朝制度规定的,但王黼却在宣和元年正月拜相之初便向赵佶谏言道:以皇子之礼封东宫子,则是便以东宫为人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