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微电子产业,在这个年代,在之前的许多年里,完全没有后世那么惨。
不说世界一流水平,至少能摸到世界第一梯队的尾巴。作为一个后发国家,经过多年努力,已经把差距缩小在了五到十年之间。
之所以许多大众并不了解国内的电子科技水平,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生产研发出的产品,主要应用于科研等再生产再追赶的领域。
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各种机器都有所发展,唯独处于消费领域的微型计算机没有发展。
这一方面是出于科研的考虑,小型机已经是底线了。另一方面就算是从经济角度考虑,一台微型计算机的价格也是天价,一般人就算是买起了,也很难会用。
毕竟,纸带打孔这种复杂而繁琐的“先进”方式,就算是在实验室用来,都是一不小心就出错,然后就前功尽弃的东西。
高桥从理光和夏普谈来的两条生产线,只是两条生产线而已。缺少上下游的配套,如果直接生产起来,还是要从理光和夏普进口原材料。那样的话别说积累资本,就是想要活下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完全就是那种代工的路子,赚个辛苦钱而已。
而若是在国内能够发掘出相关的配套企业,不用太好,只要能用。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