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没了,我们还在乎这些干什么?我们不拆难道把这些留给官老爷们么?”
就这样,大量的设备运往了中国。
作为接收方的万户中国,从实际意义上,获得了很多好处。
虽然国内的相关人才不能说不优秀,但是他们接触到的东西,知识结构却不是最新的。
与之相比莫斯科计算中心里的研究员们,正在钻研的却是世界上有关于电子科技最尖端的东西。
虽然避免不了走一些弯路,但是走的更快的他们。终究还是要比中国国内因为削减经费而停摆了近十年的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新。
当然,除了莫斯科计算机中心之外,万户中国还接触了很多单位和组织。万户在大规模撤出曰本之前,就已经把手里的动静房产销售殆尽了。销售房产的大部分钱都换成了美元。
这回苏联解体,高桥将它们一部分结汇到国内,换成轻工业品、生活必需品,另外一部分绿票美元,则用来充当金钱子弹。让那些阻拦万户买买买的家伙们纷纷松口,甚至为万户打开一条绿色通道。
对于阿列克谢-帕基特诺夫和他的同事们来说,从苏联解体到食物和冷源危机再到来到万户中国。这一切仅仅只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