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他主动向英国人认错求和,暂且忍让。但阿布尔大公执意不肯,据理力争,誓与英国人决一死战。阿鲁日朗无奈之下只好采取了无奈的办法:一方面竭力不与英国王廷全面闹翻,另一方面又暗中支持其弟做好迎战的准备,听完李江的叙述,我由衷赞道:“先生虽是经商之人,对皇廷之事却如此清楚,佩服佩服”
“凑巧罢了。”
李江不好意思地笑笑:“不瞒公子说,我十五岁时就随父母来到这里,迄今已二十个年头,算是运气较好,不但事业发展顺利,还娶了这里的一名贵族千金为妻,我那妻弟目前便是大公手下的一名心腹爱将。”
原来如此我心道,见他谈吐颇为儒雅,不禁问道:“依你看,这场战争谁的胜算多些”
李江沉思少顷,道:“多半是两败俱伤。”
“何以见得”
秦梦瑶道。
李江道:“双方各有优劣。在我们是以逸待劳,准备充分,兵力达十万之众,且城堡坚固耐防,但我们的武器陈旧老化,绝大多数都是些刀剑、长矛和盾箭,几乎没有火枪火炮;英国人就不一样了,使用的全是火枪火炮,那些东西威力很大,但他们却是劳师远征,后勤保障较难,且人数不过数千,远不及我们人多,地形也没我们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