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动时,往往跺足叹气。
刘弗陵鼓励她提笔写食谱。
自古君子远庖厨,文人墨客不会愿意提笔去记录厨房里的事情,而厨师又不会写文章,难得云歌二者皆会,不如写一份食谱,记录下当代的饮食烹饪,为后来人留一份资料,省的以后的人也边看边叹气。
云歌豪气盈胸,决定从现在开始就整理笔记,为日后写食谱传世作准备。
刘弗陵却不许她动笔,只让她做好记号。
他处理完公事后,会帮她把看中的菜谱仔细地誊抄下来。
有些远古探讨食材的文章使用传说太多,文字又晦涩难解,他会帮她一一注释,把出处都写明,方便她日后寻根究底。
刘弗陵写得一手好字,字字都可以拓下,供后人临摹。
满幅小篆,仿如龙游九天,看得云歌忍不住击节赞叹:传说李斯的一手小篆让荀子看后,三月不知肉味,当即决定破格收他做学生。荀子若还在世,肯定也非收你做学生不可,不过他若知道你用这么好的字来给我写菜谱,定要骂我无知妇人。
刘弗陵的博闻强识也让云歌惊叹,他的脑袋好像把所有书都装在里面,任何一个典故,不管如何生僻,他都不用翻书,看一眼就能想到出自何处,甚至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