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两句话,东野强是看着圭吾先生讲的,他的眼睛里,充满着自信的光彩。
圭吾先生听后,不禁整理了前前后后。
一切的一切,都有计划。
《放学后》这部,故意没有将结局送上,这就好似一个鱼饵。
正因为知道久木正晃现在是中年危机,所以,这颗鱼饵只要够香,他就一定上钩。
之后就是全部的表演了。
而目的就是东野强所讲的,他可不甘心只拿4000日元一张的原稿料。
“斯国一。”圭吾先生忍不住赞叹。
不过,东野强马上又提到了一个关键,“至于这两个结局……”
没等他写完,圭吾先生又是一叹,“岂可修!还是被你这个家伙给赢了。”
东野强听后不敢笑的大声,写道:“其实,先生不必懊恼,本来这部作品拿下了1985年的乱步赏,是足够出色的,但那是1985年,比如你用的那个‘视觉强X’已经很不新鲜了,更比不上痕迹学有趣。”
圭吾先生点点头,深以为然。
推理,有时候真正的内核其实是在凶手的动机上。
圭吾先生本来准备的那部1985年的《放学后》,男主角前岛在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