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同的驻军是杨帅的护翼,明白吗他们骨子里刻着杨字,朕换了清洗了很多次,可这支镇兵始终印着杨帅的烙印,朕无法消除,后来累了也就不想消除,因为他们忠诚于杨帅的信念。
皇帝叹息道:忠君爱国,你觉得朕舍得消除这份烙印么。
杨帅的忠君于皇上而言,是理解不了的,也许他忠诚得是大明皇室,而不是他。
以前皇帝只能把这支力量放在前面,如今有了姜二爷,他有可能会用到这支力量。
臣明白了。姜二爷犹豫的说道:臣保证会尽力把他们带回京城,然臣也不敢保证能做到。毕竟臣不知杨帅,也学不来杨帅。
尽力去做。
如果皇帝不是莫名感觉到危险,他不会轻易动用这支力量,因为这支力量一旦回京,平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然万一被杨家鼓动得生了反意,局面将无法收拾。
也就是说这只力量是一柄双刃剑,杀敌之外也有可能割伤自己。
不到万不得已,皇上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也许姜承义能让皇上的胜算大一点。
姜二爷辞别皇帝出了宫门,本来是答应皇上直接出城的,可他却直奔永宁侯府,随扈他的侍卫很是无奈,皇上让世子爷直接去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