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烧火,柴禾少了哪行啊
今年的日子好些了,陈氏当然就想着弄些好吃的。东北人冬天最爱包些粘豆包或者粘火勺了,这粘火勺是得要磨水面子,不方便。不像粘豆包,用的是大黄米直接摸出来的面粉,所以陈氏决定,今年就包粘豆包得了。
许家也有几年没包了,大家一听要包粘豆包自然都很高兴的。志新从家里舀了五十斤的大黄米,然后到镇上的磨坊推了出来。
这天早晨,薛氏和朱氏两个把大黄米面倒进两个大盆里面,用温水活好面,放在那醒着。等到过了一个多时辰,这面就动弹了,大盆上的盖帘都被顶了起来。陈氏一看这个样子,就说好了,可以包粘豆包了。
薛氏早就在锅里煮了好多的红小豆,这时也烀的烂糊了,薛氏把红小豆盛到了一个盆里,让它降降温。
等到陈氏说可以包了,薛氏就把小豆盆子也端到了炕上,大家齐下手,开始包粘豆包了。粘豆包的底下,一般要垫些树叶子之类的,要不然容易粘在屉布上。陈氏找了些玉米皮子来,用水洗净了,然后垫在下面。包好一帘,薛氏就去蒸上一锅,这粘豆包大概得开锅以后三刻钟就行了。
第一锅热气腾腾的粘豆包出来了,薛氏给大家每人分了一个。捧着热乎乎的粘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