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汇合,大概也是两三百步的距离,汇合到一起,这里就是出网眼,要插上出网旗。这几杆大旗所划的范围,就是网窝。这里面可是有很大的学问呢,网窝的大小和形状,送旗的角度等,都是祖祖辈辈积累的经验,和鱼把头多年的历练才能做好的。村长的哥哥曾经就是个鱼把头,对于这些非常的熟悉。
渔工们开始在冰面上凿冰了,从下网眼到翅旗的位置,每隔二十步就凿一个冰窟窿。然后下穿杆,这穿杆的长度,比冰窟窿之间的距离要长一些。有的人手里拿着走钩,用走钩把穿杆从这一个冰窟窿推向下一个冰窟窿,就这样一直到出网眼。穿杆的后面系着一根水线绳,绳子不算太粗,水线绳的后面带大绦,大绦的后头带大网。就这样,水线绳带动着大绦往前走,大绦后面的网也就跟着往前走了。但是那些网很沉,于是就用马拉着绞盘,带动着大绦往前走。
跟网的把头用大钩把网一点点的推入水下,并且随时注意网的轻重。两侧网前进到出网眼后,整张大网已经全部下到了水中。
这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大概光是下网就得三四个时辰。村长怕子轩他们受不了这里的寒冷天气,就说等着出网之前让人去喊他们,让子轩他们先回村子休息一下,暖和暖和。子轩怕静涵受不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