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胖孙子”的事。
汪依桐含笑道:“我们不急,明年,文芳一家人会迁到京都生活。肯定得过段时间才准备生孩子。”
有个年轻些的汉子问:“你不是说文芳在市政府上班吗?那去京都还上班吗?”
汪依桐笑道:“上啊,当然会上班。阿干说文芳会写文章,以前在报社工作过,所以,可以去报社上班。文芳说,以后,政府会招聘一批干部,她也可以考,考上了,一样可以在政府部门上班。这些都不用担心,这个年代,只要有能力,就饿不着。”
她没告诉大家,文芳在京都的工作,还有更多的选择。沈家把沈园无偿捐给了国家,难道还不能安排区区几个小孩的工作?再说,文芳姐弟三人都是有本事的,肯定能胜任工作。
那位六十多岁的老伯感叹道:“嗯,是啊,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连我们这些偏僻山村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了,何况京都百姓呢?大家的生活都好,不会再过苦日子。”
“是啊,以前,做生意还说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要
割资本主义尾巴呢。阿光辞职那会儿,大家都觉得不合适,哪有丢掉铁饭碗去做生意的道理啊!那时候,阿越夫妻不知道因为阿光受了多少气,谁知道,如今,阿光成了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