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他们严阵以待。
人之趋利,若水之就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沈家志在西宁道矿藏,从小而说,是趋利本能,从大而说,是为西宁赋税,从更大而说,是为了沈家将来的布局。
硬要卫道处之,沈家为了更大的布局。算得上乱臣贼子之心,但这不能埋没沈家在这事上的本质贡献,或许将来史书,能有个公正评价。
十天的时间,足够谢同甫和赵钰罡准备充足的资财了。这昆州之地的大商,谁能有那样的本事和威望来打理西宁道矿藏谢同甫找的人,是张家十天的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了。若是这个时间再短一点,就好了。
本来他们还道要一月之期准备的,若不是刚好杨简锐在岭南道。还不能压成十天。十天。是他们答应的底线了。对于沈则远的期望。沈则敬也想成。既然不成,那么就要做得更好才是。
与此同时,谢同甫和赵宇罡也在商量着资金的事情。在李家出事之后,赵钰罡就专注候着李家的暗账。对于这些矿藏生意关注的,倒不多了。
更重要的是,他在这方面也不擅长,是以矿藏生意应对一事,是谢同甫在准备。
谢同甫的心情也算不得上佳,有很多细节,他也不能对赵钰罡说。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