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作两路,其一,由沈得善带着沈则远、沈宁等人,前往西宁道,全力开拓西宁商路;
其二,由沈开善带着沈则学、沈余文等人,前来岭南道,汇合韶县的沈则高,在南岭深山之中开辟一座兵器司
这就是当年沈华善的族令
入得了耳,出不得口的族令
沈家开拓西宁商道,尚占了大义,因为平整了西宁道的吏治、商道,大幅增加的西宁道赋税源源不断地运往户部,这是于国于民有益的事情。
但是在南岭深山之中开辟一座兵器司。这当中的深意,接到族令的沈开善却不敢细想下去,只带着沈则学、沈余文等族人子弟,来到岭南道这里,汇合在韶县的沈则高,开始筹建一座兵器司。
沈开善带着族人子弟,在去年春天就已经来到了南岭。之所以选择南岭,是因为这里有绵延的深山,而且离京兆甚远,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一个天才匠人胡兆昌。
胡兆昌原本兵部弩坊署的工匠。正是他改进了弓弩的制作流程。这是一个天才匠人。在当年那场夺人之战中,沈家得到了胡兆昌,并将他和他的家人顺利送至岭南,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派用上场。
在偏远之地。有天才匠人,有沈、胡两家之财,还有众多的族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