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平和起来。
又是一日早朝之时,景兴帝高坐在宣政殿上,听着臣下的奏言。他的心情不怎么美妙,面色自然不怎么好看。
宣政殿上,卞之和正在出列奏言,他说的,正是岭南捷报一事。韶县县令沈则高以奇策,瓦解了南越一族,还活捉了南越一族的大首领,并有两千俘虏。这对于沈则高来说,是一件奇功,对于大永来说,是一则大喜。
故而卞之和奏言:臣等以为,韶县县令既能治理一县政事,还能活捉南越大首领,此等奇才,实乃朝廷之福。实应召回京兆,重重嘉奖,以扬我大永人才济济。
他建议,召沈则高回京述职领功,顺便,将南越一族的大首领、俘虏们押解上京兆。此举,乃是扬大永国威,以便让更多的大永百姓、官员都知道岭南大捷报,更重要的是,新帝登基,即有这样一件大喜事,此也是大永福祉祥瑞;
同时,他还奏言,对中书侍郎沈华善也应重赏,以赞其教子有方,因为沈则高,正是沈华善第三子,沈家满门人才,且忠君忠上,云云;
卞之和的奏言一下,朝臣们的目光便集中在沈华善身上,心里都在想到,沈华善真太有福气了嫡长子沈则敬就不用说了,先前在西宁道立下那三道重功,如今他的第三子,区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