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恶评也好、期待也好,炒作也好,总之确实是热门头条。包括林海文也在这股热潮里出了风头,常悦也是知道的。至于常硕,就完全是对明月几时有本身的欣赏了,尽管古诗观止当初寻人写词评的时候,没有找他一个油画家,但有一些老朋友都受邀了,比如人民文艺的主编杨胜武,就跟他很熟悉。两人平时交流的时候,没少赞叹品评,后来知道写词的人居然是个十七岁的年轻人,也都惊讶的不行。
结果没想到,今天居然就碰见了,还是这么奇特的方式。
“你不去考京大的中文,怎么会想去中戏啊?”常悦叹问道,不过她又看了一眼祁卉,似乎是明白了什么。
一选为红颜啊!
常硕倒是不管这个,“林,林先生”
“不不不,您喊我小林就行,先生不敢当。”
“哈哈,”常硕爽朗一笑,“成,那就喊你海文吧?好不好?我们聊聊你那首词,真是千古名句啊,那个气势,那种想象,那种浪漫主义情怀,孤高傲世的情操,都太了不起了。”
常悦一皱眉,哭笑不得地埋怨他哥,“我这还得考考他呢。”
“哎呦考什么呀,又不是让你给他弄进中戏去,不就是上个培训班么?还考核,有什么好考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