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年头的电厂,仍然没有兴致,也没有条件提起对降低煤耗的兴趣。正因如此,部里倡导的“节能”精神一直止步于口号,基层电厂工作人员一方面技术有限,一方面又是吃大锅饭的,玩了命的降低煤耗也没人发奖金,自然没人做这种费力不讨好,又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
而那些有水平的专家,也不可能一个个电厂考察,言传身教告诉你怎么节能。
等等,并非悉数如此,这个时代是存在一个异类的……
真正深藏功与名的张逸夫张教授,还是有这个功夫,有这个心的。
二人边聊便走,不觉间已经来到了一号机组厂房的范围。
1号机组是全厂最老的一台机组,10万千瓦容量的苏联货,锅炉半露天暴露在外,汽机厂房就在旁边,总体而言一号机组并不大,但很老。
此时1号机组正在满负荷运转,虽然看不见一丝煤粉,但通过吹煤风机的声音已经能感觉到那巨大的能耗。
李伟峰已经跃跃欲试地拿起本子:“咱们先要去锅炉那边吧?”
“一定的,锅炉是大头。”张逸夫看着那个已经近三十岁的1号锅炉,坚信其中大有文章可做,“虽然锅炉的热效率与热损基本取决于先天设计,但咱们可以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