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戈尔巴乔夫凶多吉少,因为参加政变的全是政界、军界实权人物,就算叶利钦可以坚持,苏联也会陷入动乱年代。甚至发生内战。
一群强硬的保守派‘软禁’了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试图夺取对苏联的控制,历来政变者发生政变之后,首要目的就是控制元首。然后在控制舆论,苏联政变也不例外,政变者相继控制了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机构。然而悲剧的是这帮人都是老一辈革命家,不够新潮,他们不知道除了电视台、电台、报刊等媒体之外还有互联网一说。
由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开放,对政治进程带来强大推动力,这样的判断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几乎已成世界共识,而如果根据苏联政变,互联网其实早在1990年代就已“登上”政治舞台。这个舞台就是举世震惊的苏联“19”政变。
政变发生之后,保守派处于上风,叶利钦岌岌可危,戈尔巴乔夫被软禁,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激进派一度走进了生死存亡关头,在这最为紧要的时刻,叶利钦并没有逃避,一边据守国会大厦,一边需找向外联系渠道,他迫切需要将真相告知全世界,功夫不负有心人或者是老天无眼,终于有人将互联网渠道报告给了叶利钦。
作为狡猾政治家,叶利钦对互联网将信将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