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在80年代懂英语,就像是获得了一种异能似的,稍加利用,即可获得令常人难以企及的好处。
魏振学对杨锐既羡慕,又惊诧,乖乖的等着他写完想写的东西,才问:“你这篇论文,是要发到国外去?”
“我倒是想,不过太慢了,我想多写几篇以后再试试看。”杨锐将写了一半的文章摊开,从头到尾的检查谬误。
魏振学“咦”的一声,笑了:“别人还说我爱吹牛,没想到今天就遇到一个更能吹的,你说的像是你投稿了,就能上外国期刊一样?”
“你说上不了,就上不了吧。”杨锐不想和这个情商低的争执。
魏振学却不像普通人那样息事宁人,追着杨锐道:“不行,你得说清楚了,你要是不说,我就拿你的文章给别人看。”
不知什么时候,他手里攥起了杨锐适才丢掉的两张纸。
杨锐莞尔:“你还是小学生吧,看就看呗。”
“我先看过了。你的引文里说,人家国外的文献出错了?这你要是能证明,发在国外期刊上,多合适?”魏振学舞动着手里的稿子,再次优越感十足的道:“你年纪小,还不懂国外期刊有多重要……算了,我给你说这些做什么,反正你也没这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