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陪葬,就算真的需要,应该都是竹简做的载体。
有资格给这样保存的,可能是和宗教或者预言有关的东西,但是无论哪样,都是没实际价值的,古墓中的竹简,大部分都会给盗墓贼当柴火烧掉,帛书则会给丢弃。盗墓贼要的不是文字,且不说他们识不识字,就算认识,前人的秘密就算再精彩,也比不上乱世中的一顿饱饭。
退一万步说,就算你把帛书直接蒙在尸体的脸上,盗墓贼恐怕都没有这个兴趣,这样的案例不知道发生多少起了,多少价值连城的青铜器被当成破烂融掉做农具,就是这个道理。
那结铃就是,这座秘道防的,并不是盗墓贼,墓主人不是怕帛书落在盗墓贼手里,它防范的对象,必然是知道这份帛书价值的人,而且有可能到这座古墓中来寻找它的人。
三叔的脑子转的飞快,此时,他已经对于帛书上记载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当时已经看过帛书,可惜他那时的造诣云迹不能参破其中的奥秘。
帛书既然作为陪葬品,给如此秘密的收藏,上面的内容就有他必须流传下来的必要,不然一把火烧了,岂不是干净多了?那上面到底记载了什么呢?当时的墓主人必须留下来,又必须藏起来。
三叔看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