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大寨时都没有改良。
“你一家一户承包,说出去好像村干部为难你们似的。不收你的钱吧,是村里的土地;收你的钱吧,实在种不了什么!”
田晴晴:“这就叫‘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自己找上门来要求承包,有什么为难可言!把价钱定的合理一些,群众不就说不出什么来了吗?”
嘿。她倒给支书出起主意来啦!
村支书笑笑说:“你个小姑娘说的倒是头头是道。这样吧,我开个支委会研究一下,听听大伙儿的意见。只要承包,你是第一个人选。”
结果,田晴晴以一年一亩地一块钱的承包费,承包下了杂树林和紧挨着的坑塘、葫芦沟,一共五百多亩。并签订了五十年的合同。
田晴晴喜出望外。
村里人可就议论开了:
“听说了吧。田达林承包了村西南那片杂树林。一亩地一年一块钱,签了五十年的合同。”
“听说是大女儿非要包的!”
“白花钱,收不回来!”
“拿着钱没处里扔了!”
“挺聪明的一个小姑娘。这事怎么做的这样瞎仗?”
“人家是神妈儿妈儿,难道这里有说道?”
“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