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秋桐看着将熟未熟的黄桃,星星点点,鲜黄桃子挂在碧绿的树叶间,看上去充满了丰收的希望。
“个头是不小,但是咱村山地产的桃子都偏酸,不如人家二十公里外的洋上村,那村里的黄桃远近闻名地甜,每年产季,水果贩子主动上门,简直是供不应求啊!
当初咱村的长辈,也是看到洋上村的黄桃卖得好,去求了人家卖了树苗过来,谁想,同样的苗种出同样的树,结出的却是滋味不同的果。咱们的黄桃,酸,人家都不爱吃。”
迟生细说历史。
叶秋桐是支书的女儿,从小又被娇生惯养,基本上当着城镇里的姑娘一般养大,别说上山了,田里都没下过,所以根本不了解本村的黄桃种植史,此时听迟生说这段往事,竟然听得津津有味,还问道:
“这么说,咱们村种黄桃的都亏了?”
“说亏也不算亏,就是卖不出好价钱,人家洋上村一斤黄桃卖八分钱,咱们的只能卖两分钱。洋上村靠着卖黄桃,这几年村民都富裕了起来。但是咱们村就不一样了。
水果本来就有大小年,遇到大年,桃子产量高些,抛了本,还能赚些工本费。如果遇到小年,产量不高,说不定还倒贴本呢,所以村里人管理黄桃的积极性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