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修炼过程中,兼重修养心性,提升心境,勘破红尘,摒弃虚幻,乃至天人合一。神寄于心,牵引心,心与神相互影响,明心见性、智慧洞明则神合虚空,无穷无尽。
在岳不群看来,道家和佛家都是性命双修,但道门和佛门的武功前期都会偏重于修命,直到修炼到较高境界才反过来偏重修性。相比之下,儒家则从始至终都比较偏重修性,至于练武养生不过是浅尝辄止,强身健体即可,而儒家修心养性则更为容易入门,契合实际,能够尽快接触天人合一的妙境
所以,岳不群在草草结束可有可无的八股课业之后,便沉心跟随赵先生学习儒家学问思想,从中吸收儒家历代修性大成者的心得体会。有些大儒宗师虽然肉身羸弱,但却意志坚定,心灵剔透,留下了不少修心妙道,如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魏晋之易经玄学,唐朝韩愈的天命论,宋朝程朱理学的“天人合一”,以及明朝前些年的鸿儒巨匠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这些偏向唯心主义的性修智慧,对于入仕为官的士子们来说可能有利有弊,大体上无助于官员引导社会科技发展,但对于出身华山道门正统,以道家练气士为主业的岳不群来说,却是修心炼神的上乘良药,这两年来岳不群的紫霞神功第二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