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朗听说当今年方十八之龄,猜测少年天子总是会对同样年龄的官员才子有兴趣的,而殿上,如他这般年纪的甚少。可惜皇帝没来,令韩朗错失了引起天子关注的机会。
韩朗心中也没多少遗憾,没了这次,还有下一次。
殿试结束阅卷,对于分配名次,一二三甲的事,锦荣也就走了个过场,没有多干涉。
金榜题名,状元郎韩朗,榜眼苏禾,探花王原。
韩朗怕是要失望了,直到他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也没能见到天子一面,他算是知道了当今的惫懒性子,琼林宴都交由了瞿首辅和沈太傅,一点也没有要见见他们这些天子门生的意思。
果然,世事总是不尽如人意的。
韩朗这么一想,反倒静下来埋头于翰林院的事务中,他的学识本就不差,科考也是实打实的过来的,在翰林院混的也是如鱼得水。
锦荣这边又不得意了,他听说瞿阁老的孙子中了二甲进士顺口恭喜了一句,瞿阁老谢过后还多嘴说起来他孙子下个月成亲,一旁的吴太后听的忍不住又哀怨了起来。
锦荣找了借口又遁了,连刘内侍和关内侍都没捎上,总得给吴太后留个宣泄的人,一留还留两。
这一出来,锦荣就成一个人了,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