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凡写了很多不少经典的诗,但却并没有加多少积分的原因。
可是,这也是黄一凡同样感到奇怪的。
按理说,之前自己写了这么多首诗,为什么只加了一点点积分。
反而,最近只写了一首广告诗,虽然这一首诗也很经典。但却比之此前自己所写的诗来说,这一首诗或许还排不上号。可是,为什么这一首诗却给自己增加了500万的经验值,而此前所写的更为经典的诗,却一点反响也没有?
黄一凡脑海里不断细想。
他倒是知道,华国作家协会里面除了有硬性按销售册数为指标之外,还有一个按影响力评价星级的影响因子体系。影响因子体系不会考虑作品写得怎么样,也不会考虑作品销售多少,但是,他所抽查的却是作品对于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值。
一般来说,影响因子分数越高,所额外给的隐藏分也越多。
大学之道一路帮秋水升级,就是因为大学之道这一篇作品的影响因子指数非常强大。
但这仍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看上去很普通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这一首诗,影响因子竟然如此之大?
难道是因为这是广告诗?
这当然是笑话。
难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