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谷场被谢家带来的工人扎了帐蓬,大家只好把麦搬到祠堂的坝子晾晒。村里公中有十付晒垫,也是大伙分着轮流晒。
百首因为是看煤,没挖煤和运煤的人累,晚上活干得要比其它人晚些,他们家的麦倒是没怎么耽搁收割。
晒要麻烦些。他每天早晨趁着还没人运煤下来的时候,匆忙回去和来生将要晒的麦搬一部份到祠堂,他再回工地上,然后弯弯背着孩子,拿着竹耙和来生才慢慢开始将麦晒开。
第二天,再搬一部分出去晒,每日还不能晒多了。
天气好,便搬个两晒垫的麦出去,最多三晒垫。若天气不好,就搬一晒垫。
麦晒多了,下起雨来,百首又不能回去帮忙,来生随时都不见影,弯弯一人还带着孩子恐收不及!
去年“福生酒楼”腊肉做得多,而且谢逸将腊货销路做了调整,像京城这种大城市腊货就留得多,小地方,达不到他的销售目标的便不再运腊货去。
一来东西在京城销售能提高盈利,二来,只大地方有卖便显得这东西更稀奇!
所以,今年麦收完,弯弯便可休息几日,也不用去庄子上做腊肉。
麦收完,紧接着就要开始灌田插秧。
这活只有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