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家借用。
不能白借给你,两亩地的水稻,得给人家二十个铜板。
家家户户忙着给粮食“加工”,田间地里,此刻便是孩子们的天堂。
每个小孩儿手里垮着小筐,去收割完粮食家的地里拾荒。
拾得的粮食,自然归了孩子。
别看没多少,一个秋天拾荒下来,勤快的小孩儿也能拣八、九、十斤粮食。
家里孩子要是多,单单拾荒得的粮食,也够吃上几天。
粮食刚收回来不到半个月,里正就开始家家户户走动,说收税粮的事情。
这个无可厚非,种地交税粮,祖祖辈辈留下来的。
不过今年的税粮,要比去年多交了很多。原因是去年光景不好,税粮少收,所以让今年补上。
听着倒是没什么不妥,可林素一个现代人,总觉得这事儿不那么简单。
但是村民们都交了,她也不能搞特殊,把陈粮都交了,还附带了些新粮。
税粮是不会管你交的是什么粮,只要数额对就行。
忙忙碌碌一个月,粮食全都脱粒儿、封好,天气也逐渐变凉。
薄薄的夏杉穿不住了,不仅要穿外套,还要加一身秋衣。
凌慕川一早起来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