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估计会遭渠道商们强烈反对的。
要是把渠道给得罪了,书还怎么卖?
公司里的人绝大多数也支持刘泽来的观点。
大家都认为,还是按照原来的行规来办事吧,人家怎么干的,咱们也照着来,先把征订发行工作做好了,来个开门红,这才是最重要的。
肖飞却是坚持了自己的意见,没有屈从于多数。
这次的新书征订,他们还与省新华书店进行了合作。走这个系统,对于民营图书公司来说,有时候是一种灾难。
这个发行渠道回款太慢了,有时候,一年两载的都甭想收到钱。
那要是把成本全砸进去,却长时间回不了款,对于新生的翰墨文化来说,太危险了。
所以,肖飞才如此坚决地要推行收取三分之一预定书款的协议条款,将成本风险给提前规避掉。
他认为,自己有这个底气。
自己好歹正在风头浪尖,知名度在国内可谓一时无两,这可都是卖点啊!
有这么高的知名度,自然就有相当高的市场号召力,有了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他就不信图书零售渠道不对自己屈服。
事实上,在征订的信函发到全国各地图书渠道商那里时,这个预付三分之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