淌而出,嗯!听来让人晕乎乎的,有点搞不太懂。
不过,有一点肖飞是确定的:张锵的这个后现代化得太厉害了,通篇都是象征,故事也是隐喻式的。
也可以说,这里或许就没什么故事。
故事被边缘化了。
人物被边缘化了。
只有一些艰深的不清不楚的思考在散发着忧郁气质。
这样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是十分流行的。那个时候的文坛,如果你不玩点意识流,不玩点黑色幽默,是会被人看作赶不上潮流的。
像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在1986年写成了第一部,因为他的笔调是现实主义的写法,被很多大型文学期刊拒绝发表。
辗转到最后,是二流的《花城》杂志将他的稿件接受并发表了出来。
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发表之后,国内的评论界几乎是没什么反应的,即使有注意到的。也认为这本是本平庸之作。
直到后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平凡的世界》制作成广播剧的形式广播出来,才一下子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喜爱。
《平凡的世界》由此才一炮而红。
由此可见,在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后现代写作热潮在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