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为了一个情怀,而这样的情怀,这样的精神,是夺奖热门吗?
就算电影筹备地再好,但他们其实并没有像演员那样全身心投入。他们看中的不过是背后的利益、名誉。
就连旁边坐着的李奇峰也愣住了。
他一开始做导演的时候,也是看中了其中的风骨的。但慢慢的,就有了变化。他知道了技巧,知道了导戏的经验,知道怎么把分镜图画得更清楚,知道怎么和制片人打交道,但是,却把一开始的初心给丢了。
或许是C国电影的地位让他们电影人太过焦虑。
急于得奖证明C国人并不是不懂电影,不懂艺术,李奇峰看到这个剧本的第一反应就是——找主演,冲大奖!
可他却忘了,这个剧本存在的意义并不只是这些,它是在呼吁大家关心艾滋病患者,支持山村支教,勇于奉献自我温暖他人!
这部电影,应该是能让人看完后有一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感触,有向着病人迈出关心的脚步的勇气!
这其中,剧本的安排和演员的诠释当然重要,可导演难道就不重要了吗?
不!
电影里的每一个镜头,都将是导演感官的一种延伸表达。
如果,连他自己都带着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