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想象空间。
《致命框架》的亮点便在于将玩家的操作空间向前推转移到漫画层面,重新将玩家的想象提到视听体验丰富之前,以避免这一过程受到损害。玩家不再是那个被动接受的角色,而成了一个类似“导演”的角色。这种掌控故事发展方向、看着其按照自己的掌控进行的感受,是再多的“行动”层面控制,都难以实现的体验。
这种让玩家也有导演的感觉。
这其实就是小岛秀夫花了三十年时间,一直想要做的。但是还没有完成的事情。
所以,也无怪乎《致命框架》被小岛秀夫奉为他的2014年度游戏。
想想似乎也说得通,抛开小岛本人的导演梦不谈,《致命框架》所展示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躲猫猫”游戏模式,小岛秀夫花了近三十年时间完善的“躲猫猫”游戏模式,在核心理念层面被《致命框架》悄悄“超越”了。
别忘了,相比《潜龙谍影》系列近三十年的历史。这不仅是“爱之小屋”**游戏工作室的第一款作品,其成员也只有三个人。
也许《幻痛》(thephantopain)是小岛秀夫自己眼中的终极“躲猫猫”游戏,但游戏就是这样。每当你认为一个领域/类型的可能性已经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