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
这是一场什么都没有收获的谈判,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对决,赢的基本都是学校。
离开了校长的办公楼,师姐义愤填膺,“我现在算是明白了,学校根本就是针对话剧组,针对陈老师。”
“你小声一点。”师兄无奈的提醒。
“我还小声个屁,都这样了,我真的是……看错了传大!”师姐气得不行。
在话剧组多年,当然明白学校对话剧组的态度,这个依托于陈季平的话剧社,被认为浪费了学校太多的资源,不仅没有为学校赢回实际性的收益,光是这两年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少就知道了。
有事依赖,无事踢开,可有可无。
加上这几年,戏剧学院的综合水平上升了,小众的话剧就越来越不受重视。
而且陈季平严格要求,或许话剧组的美名,能为传大招来学生,但是,学生却不是人人都能进入话剧组,学校多次想要和陈季平合作,进行什么一加三项目,让某类型的学生学习三年,一年进入话剧组,成立大班集体教学,不论成果,或者进行国际合作,想通过话剧组来获得利益。
但这些形式的东西,对学生的发展毫无作用,没有好几年的锻炼,怎么培养出一个合格的能真正站在舞台上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