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自然不能同日而语。即便有部分中华读者发现了这部的不俗,并在推理最大的论坛“迷宫”上进行推介,仍然被当做是商家的水军,无法引起广泛关注。
在日本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由于披着“来自中华的挑衅书”的外衣,一经上市。立即引起那些狂热的爱国者们的关注,他们第一时间购买此书,准备逐章逐段地进行批判和攻击,最后将这些结论通过社交络、国际论坛公诸于世。让那位不知天高地厚的中华作者羞愧。
今年刚读大学的相川就是第一批购买《放学后》的读者,他是忠实的推理迷,和许多同龄人一样,认为日本推理,宇宙第一,不久前看到自己偶像德田次郎在中华某著名电视台公开嘲讽他们国度无推理,大为兴奋,深以为然。
当听那个被德田君批评的中华作家不仅没有自我反省,反而公然发出回击时,不禁暗暗腹诽:“何必自取其辱呢。”
带着这种心情,他购买了《放学后》,并准备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来完成这部书的和相关评论。
他开篇看得很认真,几乎不放过每一个字,目的就是用最短的时间猜出结局。
一个时过去了,他不仅没有找出结局,而且还不幸地陷进故事中,心中的不屑一点一点消失,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