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紧张,毕竟面对的是古庸生,而且还是自己的老板。
柳敬亭看着稿子,心中暗道:“青椒能看出这份稿件的奇特和创新,足见能力。”赞许地点点头,问:“这份呢?”
“这是常主编的接到的投稿,也很不俗……”
常有道这时转过头,接道:“岂止不俗,简直能以假乱真?”
“怎么?”柳敬亭问。
常有道答:“篇幅虽然不大,但笔、情怀、人物关系、趣味无不模仿得惟妙惟肖,如果你没有宣布会再开两个连载,我甚至以为这真是你的稿子。”
柳敬亭“大惊”,重新认真看了一遍稿子,:“有这么神奇?”
“就有这么神奇。”
“那你和晴姨在讨论什么?”
徐晴道:“他这篇是对你的高仿,我不赞同,我认为这部有自己的想法,首先时代背景就没有选择特定的历史朝代,其次场面描写也不宏大,不要《射雕》,跟《书剑》都差着一大截,至于你之前念念不忘的各种奇情虐恋,这里也没可能涉及。”
常有道接道:“还只有一万字,后面的情节难以预料,而且这类本就慢热。”
“这是氛围的问题,对情节和基调的掌控力是成熟的作者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