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民国二十五年的老北京,怎么舍得空手而归,他在海王村和琉璃厂这些古玩店里转了个通透,挑挑捡捡的买了十几样有代表性的物件,花了差不多有十几万大洋券,而且还吃了一顿地道的老北京炸酱面,这才噔的一下飞了回去。
唐豆也算是沾了小鬼子占领丰台的光,整条街上都是人心惶惶的,很多掌柜的都想尽快处理完手里的玩意赶紧南迁,那些古玩店的老板开价都偏低了两成。
这个价钱在当时这个年代也就算是偏低了一些,可是对唐豆来说这满大街上的东西只要是开价往外卖的就全都是漏,唐豆甚至连价都懒得还,估计那些古玩店的掌柜的都把唐豆当成了一个人傻钱厚的二百五。
其实他们哪知道唐豆把这些物件拿回现代,那利润根本就不是他们能够想象的。
就比如唐豆花了二百个大洋买回来的那一对雍正年间的胭脂水釉盖碗来说吧,这对盖碗放到他的古往今来去卖,没有四百万绝对不会让你拿走。
二百个大洋等于四百万,这个帐好算吧?
告诉你,那是别人,对唐豆来说这个帐不是这么算的。
唐豆这小子手里的这些大洋券根本就一毛钱也没花,是他在民国政府金融体系崩溃之后,用从大街上捡来的法币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