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0月的中下旬。另,必是两人一对才能申请入会,通过测试才成为会员。
有意者,请往巴黎蒙达街7号咨询详情。
“仅从这些资料来看,奇缘社并没有异常行为。”
歇洛克将交友录交给了凯尔西,“如同广告上说的,它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人们能认识寻常渠道可能很难有交集的朋友。”
凯尔西翻了翻,这有些像是后世的社交平台雏形。
其实早网络社交出现前,很多报纸与杂志都登载过类似的笔友交流信息。两人或多人以写信沟通,有的甚至相隔不同的国家。
至于这样的笔友交流有没有风险?
它暴露了个人常住地址范围,势必存在有风险。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正如眼下奇缘交友录上刊登信息的人们,并未充分意识到个人信息暴露的危险性。
主要是因为目前各国的交通不够便捷。
哪怕这些人能不时通信,但可能直到终止通信的那天,双方都不会跋山涉水见上一面。
就事论事,在这个时代,奇缘社所为在大众眼中与危险可怕无关。
波比夫人也不觉得有问题,“蒙达街7号是一家名为「奇缘」的伞店。我询问过了,它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