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蓄力状,光润笔直,后侧的壶柄造型夸张,是一个被放大的三角形。
顶部盖子平齐,中间处微微突起一小柄,供人拿捏。
壶身一面刻着竹子,大竹枝有三,小竹枝有二,三个大竹枝自壶柄处向上延伸,自然有力,竹枝往来交插,竹叶犹如刀削,以强劲的线条勾勒出竹子生机勃勃的形态。
旁边小竹枝衬底,以散式结构渲染。
壶身另一面刻着繁体字:“不肥而坚,是以永年!”
壶的造型与图画美则美矣,却因通体漆灰,多了神秘美感的同时,与当下热门古壶大不相同。
鉴别之眼扫视。
“曼生灰泥石瓢壶!壶通高五寸二分,上口径两寸,下口径四寸八分,此壶造型简练,古朴大气,稳似山岳,劲中有刚。壶身是硬朗的梯形形体,上下线条平滑,三角形的壶柄造型张扬、很有力度,壶口上斜,口粗而厚,以降低其壶身重心,使其入水不荡,出水如丝……”
原来是曼生石瓢壶。
鉴别之眼没说此壶年代,自然省略过去,因为凡是接触过曼生石瓢壶的都知道这是一个清朝的物件。
因为发明这种壶的人是清朝的陈曼生!
可以说所有后来的石瓢壶全部起源于陈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