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才能在微薄的获利中积累到可观的利润。”
这些东西看似简单,但说的简单其实看水平。
所谓深入浅出,自身不硬的人是做不到的。
“总体上看,你对O2O的态度非常悲观。”
温晓光说:“O2O是个伪命题,它不是放在所有行业都适用的,要有更进一步的具体的精准行业概念,比如我们投资的本地生活服务。”
他说的大胆,所有人也都在等着看。
其实不管他说不说,都不会影响大势太多,全国人民不是听他指挥的,该往里投钱的人还是会去投。
温晓光只是希望热度降低一些,他快被那些拿着一个app就狮子大开口的人,烦死了。
不过也有人批评他,现场就有。
批评的也倒不狠,更多的大概是讽刺的犀利。
当刘冬华问他对温晓光的话有何感想,他说的是:“面对新事物,温总这样的年轻人为什么没有年轻的劲头,而多了那么多中年企业家的谨慎呢?”
他说的高度叫人无法反驳。
温晓光只想说现在是网络时代,三四年后,当人们开始对O2O说拜拜的时候,当投资人听到O2O这个词还没听内容就开始摇头的时候,再后悔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