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发虚,生怕真闹大了,花家和邵家把事情做绝。尤其是花家,花罗安上折子可不是偷偷摸摸的,京城不少人家都知晓花家要辞爵归乡,弃武从文。花家连爵位和仕途都不要了,那拉下脸把花家女除名、驱逐出族,也是有可能的。到时候,花招弟就彻底完了,而他们两兄弟有这样一个母亲也会受千夫所指。
世子夫人决定先上演的剧情也很讲究,就是邵珞和花英娘自尽的事情。一位天之骄女、京城名媛,一位勋贵家的世家小姐,都前途无量,却时隔三年,以同样的方式结束生命。写戏本的人是个高手,文笔出众,构思精巧,将这两件事摆放在一起,又在戏曲的末尾,插了一幕有趣的剧情:身着华服的贵妇人得知勋贵家的小姐自尽身亡后,没有悲痛,反倒是畅快大笑,让丫鬟叫来自己的儿子,大声高呼要去祭拜上香。戏剧以此结尾,留下了无尽的悬念。
而世子夫人安排的另一手,也就是那些说书先生,则不像唱戏的需要耗费时间排演,编好了故事,有一张嘴,就可以开始说了。有心人可以在他们那儿得到戏中悬念的解答。更妙的是,两边故事有所区别,并非出自同一人之手,各自对花招弟的经历和作为都有原创的内容。
事情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引发热议。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