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帝了然。
国子监除了一个苏尧启,还有苏家派系的人在里面读书。
没等大臣们指名道姓点出谁来,光熹帝吩咐崔公公,“去请大皇子,另外,让人把国子监这一届的三百位学子名册呈上来。”
一炷香的工夫以后,赵熙和名册同时出现在议政殿。
光熹帝直接跟他说:“百官一大早为你选伴读的事儿操碎了心,你也别闲着了,这是国子监学生名册,自己过来瞧瞧,看有没有中意的。”
其中一大臣道:“皇上,仅凭一个名册怎能得出好人选,此事万万不可草率。”
光熹帝眯眼看他,“听这意思,礼部尚书是提前就备好人选了?”
“……老臣不敢。”
“还是说,为了选个伴读,你们打算来几场比试?合着朕不遂了你们的意思,这事儿就过不去了是吧?”
“……老臣惶恐。”
礼部尚书扑通一声跪下。
光熹帝收回视线,把名册交给赵熙,让他好好选。
赵熙本不想要什么伴读,这么多年独来独往习惯了,身边突然多个人,总感觉说不出的别扭。
他翻了翻,随手一指,“就他吧!”
光熹帝侧头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