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看过的名家草书作品不少,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字与字之间牵丝连线,大有一气呵成之势,而王羲之却与众人不同,他的草书的字是个个独立的,字与字之间没有连贯带气,只是整体作品上有气韵之间的呼应,这也是王羲之草书的一大特点,如果有人还没注意到这点,可以参照一下王羲之其他草书作品,比如《姨母帖》。”
陈瑜说完之后,众人恍惚大悟,再看这幅字,便一个个皱起了眉头,这幅字的每个字之间几乎都有牵丝,这是一个已经定型的书写者很难改掉的毛病。
看众人对这幅字已经产生了质疑,于大少爷很不服气,他当然不愿意相信自己买了个假货,“王羲之也是人,他研究书法的时候,就不能多尝试几种不同的写法吗?”
显然于大少爷的说法并没有得到众人的认可,而陈瑜的证据却不止这一点。
“还有,王羲之下笔速度迟涩,张驰有力,转笔多用绞转手法,彰显其平和自然之美,可见这幅字帖之中模仿并不到位,更多出现的则是王羲之比较少用的转折笔法。”
陈瑜的第二个有力证据一经出口,众人的质疑声就更大了,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这是一幅并非出自名家之后的摹本了,不禁开始唏嘘于大少爷花了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