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局已经在讨论和拟定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影视行业的条例,也就是说,用不了多久私人就可以开影视公司了,虽然拍电影还需要审查,但筹集资金要容易的多。
当拍电影不再按照国家计划安排的时候,这给不少青年导演创造了机会。
只要你有一个好故事,找到能欣赏这个故事的投资商,就能拉到资金,拍摄自己想要拍摄的电影,而不必再等着拍电影的指标。
对于演员来说,筹拍的影视剧多了,就不用担心没有戏演了,有了大笔资金的注入,演员的片酬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可以预见,整个华国的影视行业会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大家都有好日子。
只是这个过程不会那么快,不可能把整个市场一下子放开,而是会循序渐进的进行。
和上次的《顽主》一样,华国的传统作家对《活着》同样没有好感。
他们批判《活着》太过悲观和残酷,把所有的悲剧强加到一个普通人身上,从而造成感情上的强烈冲击,这本身就显得做作。
还有《活着》在对历史和社会环境的描述上过于灰暗,有扭曲历史的嫌疑。
在这个年代,想要批判《活着》这部实在是太容易了,随便都能找到十几条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