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的观众时而聆听,时而鼓掌。
    这些人多是电影爱好者和沪城艺术院校的学生,还有一部分是娱乐记者。
    电影爱好者通过电话和网络报名的方式有机会拿到电影节的入场券,艺术院校的学生经由学校安排,或者从老师那里拿到门票。
    电影节期间各种活动很多,可以自由选择。
    论坛结束,观众涌出大厅。
    “老胡,咱们下一场去哪?”一个青年拿着电影节的宣传手册,一边翻阅一边说道,“下午有一个类型电影的论坛,晚上是好梦电影之夜,要不咱们还是找部电影看吧,这论坛听起来没意思,都是老生常谈,在学校听老师讲讲就够了。”
    “还行吧,他们说的挺有道理。”另一个青年回应道。
    “道理谁都懂,可要是讨论能拍出好电影,那国产电影也不会弄成这样了,你看那些大导演们这两年拍的都是什么。”走在前面的青年争论道。
    这两人是沪城戏剧学院表演系大二的同班同学,一个叫胡戈,一个叫袁鸿。
    在学校,他们住在同一间宿舍,关系很好,这次拿到了电影节活动的门票。
    两人正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年纪,难免对国产电影的现状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