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淡玫瑰色,光亮透明,不过它不同于以往御厂制瓷时所用的铜红和矾红,它是一种以金着色带有紫色调的粉红色,由于釉中含金,因此也常被人称为“金红”。
其实这种将金熔入釉内来着色的方法并不是景德镇瓷工发明的,而是1650年荷兰人卡西亚发明,1680年开始应用于瓷器绘画,直到康熙二十一年才开始在景德镇使用,当时称其为“洋彩”,而这也是胭脂红被称为洋红的由来。
楚琛把梅瓶仔细看过之后,就开口说道:“老于,你运气不错,这确实是一件乾隆年间的真品,咱们先看器型,你看这只梅瓶肩部特别丰满,几乎成一条直线,腰部以下收得较直,这就是乾隆年间典型样式。你再看这款识的字体工整大气,胎质洁白精细,釉质也是非常的滋润,画工也很不错,算是一件难得的精品。”
听说这只梅瓶是件真品,老于非常高兴,不过他还有一点挺疑惑的,于是说道:“楚先生,有一件事情我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它这个胭脂红的发色,会有深有浅啊?”
“呵呵,你说的这个现象在乾隆年间是挺正常的。”楚琛笑着解释道:“胭脂红虽然在康熙中早期就传入景德镇御厂,但是由于科技含量较高造价较昂贵,直到乾隆年间才在御厂普及使用并